情暖寒冬,康复助力脑卒中患者回归家庭

2023-4-1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近日,气温陡降,医院疼痛康复科出现了温馨的一幕。出院3个月后,患者杨先生和儿子一起盛情地将一面印有“仁心仁术暖人心德艺双馨扬美名”的锦旗送到副主任医师曾丽燕、主治医师赖贞举手中,并对疼痛康复科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赞不绝口,同时送上了新年的美好祝福。

▲图为杨先生和家属为疼痛康复科送来锦旗

酒后脑卒中,康复建奇功

主治医师赖贞举回忆道,年9月,杨先生被平车送到疼痛康复科。了解病史后,发现杨先生在家饮酒淋浴后昏倒,医院,诊断为“脑梗死、酒精中毒性脑病”。经积极治疗1月后,后遗不能说话(言语障碍)、认不到人(认知障碍)、走不得路(肢体障碍)等疾患。

后来,家属医院疼痛康复科,对脑卒中引起的瘫痪、肢体障碍等治疗效果较好,费用较低,遂专程将杨先生送我院。了解病情后,经全科医生、治疗师及护理团一起讨论,决定对患者运用现代康复技术,如关节松动训练、耐力训练、站立训练、平衡训练;吞咽训练配合传统康复技术,如:针灸、按摩、贴敷、埋线、拔罐、中药等,结合中医护理手段。

▲图为疼痛康复科医生团队在查看患者康复情况

入院1-3个月时间,杨先生由迈小步到迈大步,再到半年后可独立行走、如厕;入院后4-6个月,会说简短词语,如“吃饭、走、要得”等;入院8个月后,会和其他病友偶尔说上一句话。

团队齐治疗,康复效果好

去年7月,杨先生能自由步行,较好言语,还喜欢上了疼痛康复科病房。但对医护人员来说,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不足,回归家庭比较困难。于是,医护人员决定将其康复方向由肢体障碍康复,转向促进家庭康复,引导患者在衣、食、住、行、保持个人卫生整洁和进行独立的社会活动等方面的改变。杨先生的生活自理能力逐渐加强。

▲图为疼痛康复科医生团队在指导患者做康复训练

去年11月,因疫情等多方原因,家属将杨先生接回了家。医生在电话随访了解到,杨先生回家已经能做很多事。医院疼痛康复科给他们家庭带来的巨大改变,表示衷心感谢,并专程送来一面鲜红的锦旗。

▲图为患者与疼痛康复科主治医师赖贞举合影

近几年,心脑血管疾患病患越来越多,致病、致残危害很大。医院疼痛康复科在促进肢体瘫痪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有需要,欢迎至我院一楼疼痛康复科门诊咨询、就诊,医护人员将竭诚为大家服务!

科室简介

医院疼痛康复科拥有全自动电脑电动牵引床、微波治疗仪、超短波治疗仪、蜡疗机、药物超声透入仪、中频治疗仪、起立床、四肢联动训练仪、肢体气压、便携式多参数监护仪、体外震动排痰机、吞咽功能治疗仪等康复治疗设备。

科室常年开展采用传统中医药、针灸、推拿、小针刀技术、穴位埋线、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皮内针、艾灸、火罐、神经阻滞等方式结合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运动疗法及康复护理技术,对多种急、慢性疾病进行康复治疗。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炎、肩周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软组织损伤、偏瘫、颅脑损伤、脑卒中等疾病有广泛临床疗效,受到患者一致好评。

杨常礼疼痛康复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重庆市针灸协会第三届针刀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会骨质疏松分会重庆市骨内科学组委员等。擅长针对颈肩腰腿痛等软组织疾患、神经压迫疾患、超声引导下神经组织针刀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所致的偏瘫、骨折后期关节障碍的康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老年疾患的康复、面瘫、偏头痛等。

曾丽燕副主任医师

重庆市针灸协会会员。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病、滑膜炎、腱鞘炎、面瘫、带状疱疹、偏瘫、骨质疏松、局部及全身减肥、神经及关节软骨修复、面部抗衰美容等的诊治,并对其他科常见疾病,如慢性胃肠炎、失眠、便秘、痛风、痛经、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等症也有独特的见解。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henqiutoys.com/hmyhl/152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