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临床指南

2017-6-1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股骨头坏死曾被称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和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是骨科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对任何年龄段、任何病理分期的患者,规范的诊疗方案都非常重要。"股骨头坏死诊疗专家意见"、"成人股骨头坏死诊疗专家共识"的制定为国内股骨头坏死诊疗的规范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在分期规范化与治疗方式的选择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

为了更加规范而有效地诊治股骨头坏死,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显微修复工作委员会、中国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骨缺损及骨坏死学组和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显微修复学组共同组织国内股骨头坏死研究领域的专家,于年3月21日经过对既往专家共识的讨论、修改,结合近几年的研究进展,制定了成人股骨头坏死临床诊疗指南。

一、概述

(一)定义:

股骨头坏死是股骨头静脉淤滞、动脉血供受损或中断使骨细胞及骨髓成分部分死亡及发生随后的修复,继而引起骨组织坏死,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及塌陷,引起髋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的疾病。

(二)流行病学:

我国股骨头坏死的患病率为平原农民11.76/万,城市居民9.57/万,工人7.92/万,山区农民6.29/万,沿海渔民5.53/万。

(三)病因及高危人群:

股骨头坏死可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大类。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主要致病因素包括股骨头颈骨折、髋臼骨折、髋关节脱位、髋部严重扭伤或挫伤(无骨折,有关节内血肿);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在我国的主要病因为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应用、长期饮酒过量、减压病、血红蛋白病(镰状细胞贫血、镰状细胞血红蛋白C病、地中海贫血、镰状细胞特质等)、自身免疫病和特发性等。吸烟、肥胖等增加了发生股骨头坏死的风险,被认为与股骨头坏死相关。

二、诊断标准

参照成人股骨头坏死专家共识及国际股骨头坏死诊断标准制定。

(一)临床特点:

多以髋部、臀部或腹股沟区的疼痛为主,偶尔伴有膝关节疼痛,髋关节内旋活动受限。常有髋部外伤史、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应用史、酗酒史及潜水员等职业史。

(二)MRI影像:

MR检查对股骨头坏死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表现为T1WI局限性软骨下线样低信号或T2WI"双线征"。

(三)X线影像:

正位和蛙式位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X线基本体位,通常表现为硬化、囊变及"新月征"等。

(四)CT扫描征象:

通常出现骨硬化带包绕坏死骨、修复骨,或表现为软骨下骨断裂。

(五)放射性核素检查:

股骨头急性期骨扫描(99Tcm-MDP、99Tcm-DPD等)可见冷区;坏死修复期表现为热区中有冷区,即"面包圈样"改变。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photonemission







































白癜风专科医院咨询
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henqiutoys.com/hmyhl/70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