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理

2018-11-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什么是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由于多数关节炎是风湿热早期症状之一,其关节受影响的成人占91.7%,儿童占55.7%。因此临床上亦将风湿热称为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是溶血性链球菌所致上呼吸道感染后引起的一种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全身结缔组织的炎症疾病,以心脏和关节受累最为显著。由于本病发病急,病初多以全身发热和显著的关节红肿热痛为主要表现,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不但会给患者身心造成极大的痛苦,还会延误病情,使之成迁延难愈之势,造成慢性风湿性关节炎,一些患者从而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约50%的患者病情可发展至心脏,甚至可危及生命。

什么是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RA)简称类风湿,是以慢性、对称性、多变性小关节炎症和关节外病变(心包炎、胸膜炎、肺炎、周围神经炎、皮下结节)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因未明的、尚无特异性诊断指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初起以关节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强直和畸形,并有骨质疏松和骨骼肌萎缩,以致丧失关节功能,失去生活和自理能力。据医学统计,类风湿性关节炎未经治疗的患者,两年致残率为50%,三年致残率为70%,与同龄人相比,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平均寿命缩短10~15年。部分患者还因病变侵犯心脏、血管、肺脏和神经系统而引起死亡。所以,一旦患了本病或怀疑患有本病就应及时就医。尤其是一些轻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由于早期病因不明,症状较轻而且反复迁延,易造成误诊而延误治疗。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风湿性关节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何不同?

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两种病因不同、症状类似,但又有不同特点的疾病。类风湿的称谓意在区别于风湿。过去人们认为,凡是关节发炎均是“风湿”所致。后来,随着人们对它的细致观察发现,同是关节炎,但仍有部位的不同和结局的不同,凡发生于大关节部位的,愈后较好,且不留畸形,但易侵犯心脏。现称它为“风湿性关节炎”。凡发生于小关节部位的,愈合较差,易留畸形,也易侵犯骨骼,造成关节脱位或融合,或骨质破坏、变形等严重后遗症。这种特点因与风湿性关节炎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的特征,类似而有区别,故将后者这类侵犯小关节的疾病从风湿中分出,称之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图:类风湿性关节炎导致手指变形

风湿性关节炎是怎么得的?

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明了。但根据各有关文献和临床观察来看,患者上呼吸道感染时甲型A组溶血性链球菌(以下简称链球菌)的感染与风湿热的发病有密切关系,而风湿性关节炎又是风湿热的主症之一,故其病因病机是一致的。为进一步说明链球菌是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原因,有以下事实得以证明:

(1)流行病学:一些与链球菌感染严重程度和发病率有关的许多因素,如环境、气候、经济、年龄等都和风湿热的发病率密切相关。如我国北部,尤以东北、华北比较寒冷,链球菌感染的发病率较高,而风湿热(包括不典型的风湿热)的发病率亦高;又如经济条件差的人,或者年青人易患链球菌感染疾病,风湿热的发病率亦高。

(2)临床方面:已有资料证实,风湿热发病或复发前常有链球菌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已患有风湿病的患者,当再次感染链球菌后,有5%~50%的人会引起复发。

(3)免疫学:风湿热患者的血清中出现对溶血性链球菌各种抗原的抗体,如链球菌溶血“O”(简称抗“O”),抗链球菌激酶等抗体效价均有增高。研究证实,抗体的反应程度与链球菌咽峡炎后风湿热发生率密切相关。

(4)治疗与预防:临床证实,对风湿热患者给予持续、足量的抗链球菌药物预防治疗,可完全防止风湿热的复发。如对咽部链球菌感染作迅速有效的青霉素治疗可防止风湿热的初次发作。对已患有风湿热或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使用有效的青霉素或其他抗生素,可明显控制症状,减少痛苦。

虽上述资料证实,风湿热发病与链球菌感染有关,然而并非链球菌直接感染所引起。因为风湿热的发病,并不是在链球菌感染的当时,而是在感染后2~3周起病的。另外,对风湿热的血液培养,从未找到链球菌。所以,目前,一般认为风湿热与链球菌感染的关系是一种变态反应或过敏反应。也有人提出遗传因素,风湿热在家族中有流行倾向,单卵双胎风湿热共同发病较双卵双胎为高,因而认为与遗传因素有关。另外,风寒湿邪也是本病发生、发展的重要诱发因素。

风湿性关节炎能转变成类风湿关节炎吗?

医院就诊,先被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随着病情的发展,后又被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火炎,所以病人就认为,风湿性关节炎转变成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又因为二者的预后不同,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担心自己的病转变为类风湿性关节炎,造成身体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心理负担很重。其实两种疾病完全不同,在病变过程中更不会相互转化。因为类风湿性并节炎早期与风湿性关节炎都有发热、关节痛和血沉增快等表现,有时临床上较难鉴别,往往由于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不典型有可能被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而不典型的风湿性关节炎也有可能被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虽然两者在临床症状和治疗上有很多相同之处,但在病因病理、治疗原则及预后等方面存在明显不同。

风湿性关节炎有哪些主要症状?

风湿性关节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主要有全身症状、局部症状及关节外症状。

(1)全身症状:起病时多有周身疲乏、食欲减退、出汗、烦躁、发热等症状。发热大多数患者均可出现,呈不规则低热或中度发热,也有呈弛张热或持续高热者。

(2)局部症状:即关节表现,有红、肿、热、痛。病变主要侵犯膝、踝、髋、肩、肘、腕等大关节,但少数也可侵犯四肢小关节及颞颌关节和脊柱关节。特点是关节疼痛,呈游走性,由一个关节转移至另一个关节,可以同时数个关节受累。

(3)关节外症状:包括心脏病变及皮肤改变。①心脏炎:心脏炎是风湿性关节炎中最为严重的临床表现,是后天性风湿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在临床上,主要以心肌炎为主,其主要症状有胸闷、心悸、心前区不适或疼痛等。②皮肤改变:主要表现为结节性红斑及环形红斑,且以环形红斑多见,好发于四肢内侧和躯干。多为淡红色环状红晕,其结节性红斑好发于小腿,初起不红,按之有压痛,其后呈红色结节,消退后仍有色素沉着。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是什么?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虽经多年广泛的研究,目前尚无定论,一般认为与感染、遗传、免疫、内分泌、代谢、营养及物理等因素有关。尤其认为感染及免疫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发病的重要因素。

(1)感染因素:因本病的发热、白细胞增多、局部淋巴结肿大等现象都与感染引起的炎症十分相似,曾被解释为多种微生物如支原体、白喉杆菌、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感染后在机体内作为持续存在的抗原引起连续的免疫反应,因为有人统计50%~80%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是在反复链球菌感染后2~4周开始发病,病人血中存在有抗链球菌抗体,但至今未能从病人的血液和滑膜中培养出溶血性链球菌。广泛应用抗生素或手术清除感染病灶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率和发病过程无直接影响。近年来病毒感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有些证据表明,EB病毒感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展中可能起诱发作用。

(2)遗传因素:本病有遗传倾向。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家族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率比健康人群高2~10倍;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单卵孪生或双卵孪生者也易患类风湿性关节炎,这些都说明本病与遗传因素有关。

(3)免疫因素:很多人提出,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免疫系统调节功能紊乱所致的炎症性疾病。机体在某一抗原(如细菌、病毒、支原体、EB病毒等)以及环境因素作用下,T细胞功能失调,浆细胞产生特殊的抗体IgG,这种IgG发生变性而获得抗原性后又刺激机体产生IgM,IgG抗体即类风湿因子(RF)。RF与自身变态性的IgG的FC段作用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这些抗原抗体复合物又激活补体系统引起吞噬细胞增多,迅速将免疫复合物吞噬继之释放出生物活性物质——蛋白水解酶,损害关节的滑膜、软骨及周围组织而致。

(4)内分泌因素:类风湿性关节炎女性多于男性,更年期妇女患病率最高。女性患者妊娠及口服避孕药可减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甚至可防止发病。这些都提示雌激素可能促进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而孕激素则可能减缓发生。

除此之外,受凉、潮湿、劳累、精神创伤、营养不良、外伤等常为本病的诱发因素。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患此病的大多数病人不能记起具体的发病时间。最初只是少数关节局部疼痛,病情发展较慢,疼痛呈交替性的缓解和加重。病情逐渐加重,出现关节疼痛肿胀,受累关节增多,在两侧肢体呈对称性分布。也有少数患者呈急性发病,有具体发病时间,病程进展迅速,关节症状和全身症状比较严重,多表现为突然发热,全身酸痛、乏力,关节呈红肿热痛,淋巴结肿大或皮下结节等,并常有纳呆、消瘦和贫血等全身症状。

关节炎表现:

①晨僵:晨僵是指早晨或睡醒之后出现关节发紧、僵硬、活动不灵或受限,轻者起床活动或温暖后即可缓解或消失,重者甚至整日不缓解。其持续时间的长短是衡量病变活动程度的标准之一。晨僵是所有患者的重要症状,是一个危险信号,也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一般晨僵分三度:轻度者有1~3个关节晨僵,起床后活动1小时内缓解或消失;中度者有4个以上关节晨僵,起床后1~6小时内缓解或消失;重度者有7个以上关节严重晨僵,活动6小时后缓解或完全缓解或必须借助非甾体类抗炎药才能缓解。

②关节肿胀与疼痛:关节疼痛也是所有类风湿患者的症状。关节疼痛程度常与关节肿胀轻重相关,肿胀越明显,疼痛越重。肿胀是由关节腔内渗出液增多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改变而致。手指近端指关节的梭形肿胀是类风湿的典型症状之一。临床上还应注意区分自发痛与活动痛,自发痛是静止状态下疼痛,活动后更痛,这说明病变发展较快或较急,且较严重;活动痛即当活动关节时才痛,静止时不痛或减轻,这表明关节炎症比较轻。

③受累关节:类风湿病可侵犯人体滑膜、软骨、骨及肌腱、韧带、滑囊、肌膜等,尤其是活动度大,内部稳定性小的关节更易发生滑膜炎。各关节受累的频率从高至低依次为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及腕、肘、肩、踝、髋关节等,而中指近端指间关节被认为是最易侵犯的关节。

④游走性与对称性:早期关节的游走性比较明显。游走性间隔期比较短,多为1~3天,很少超过1周,一旦关节肿胀后,游走时间可延至1个月以上。即第一个关节肿胀发病后多半经1~3个月才能转移到另一个或另一对关节。晨僵与疼痛也经常此起彼伏,此重彼轻。除早期游走性疼痛外,关节炎的游走经常是对称的,关节痛也很少是非对称的,单关节炎很少见。

⑤活动受限:受限程度与肿胀、疼痛、关节及其周围结构损坏程度相关。早期活动受限,是因为大多数病人因剧痛不敢活动,自主活动受限,但被动活动受限不明显。晚期活动受限,主要由于关节骨质破坏,纤维粘连或关节半脱位、增生骨赘等引起关节强直和各种畸形所致。此时主动活动及被动活动均发生严重障碍,病人部分或全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约90%的患者累及手指关节,尤以近端指间关节为著。一般远端指间关节极少受累。常见的类风湿手畸形有鹅颈畸形、扣眼畸形、鳍形手等。

⑥关节摩擦音: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炎期,病变关节主动活动或被动检查时常听到捻发音或有细小的摩擦感,以肘膝关节最为典型,这种现象是由于滑膜炎损坏软骨,引起不平滑的关节面摩擦所致。有时炎症消退后活动关节可听到嗄嗒声响,这在膝髋关节最明显,提示可能有关节半脱位,肌腱和韧带排列紊乱或伴有骨质增生。

山谷草堂膏药外敷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1)风湿性关节炎:山谷草堂膏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在发病的部位贴敷2个疗程,待症状完全消失后再巩固一个疗程;如想治疗全身风湿,在发病部位贴敷的同时,在脊柱从颈椎至腰椎全部贴敷,2个疗程,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2)类风湿性关节炎:山谷草堂膏药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时,在发病部位贴敷3个疗程,可起到消肿、止痛、收积液的效果。同时结合中医、西医治疗。变形的关节形状不可逆转。

新老朋友到店可免费体验一次

膏贴的神奇疗效

养生苑地址

路线:乘坐16、18、20、27、31、34、59、62、79、88、98、K6中央名都广场下车步行米至丰业大厦院内即到。

中医理疗







































白癜风的症状是什么
北京治疗白癜风究竟要花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henqiutoys.com/hmyhl/93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