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霜降,又是风又是雨换季式降温来了
2023-4-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
《中国天文年历》显示
10月24日1时20分迎来“霜降”节气
专家提示说,“霜降”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天气将由凉转寒,公众要注意防寒和防燥。
确实,冷空气要放大招了——给四川盆地带来“换季式降温”。
四川在线资料图
先来看看这股冷空气此前的“战况”:22日14时较21日14时,河南东部、山东西南部、安徽西部、湖北中东部、湖南大部及新疆北部等地部分地区6~8℃降温,局地降温10~13℃,新疆昌吉、哈密局地降温超过14℃。
昨日,这股冷空气继续东移南下,毕竟,一直要抵达江南地区呢,晚上,抵达四川盆地。当晚,广元、绵阳北部以及成都西部开始出现大风、降雨。
成都天气
下雨,吹风,自然少不了降温。24日,成都的最高气温仅18℃,而这仅仅是开始。25、26日,成都的风雨减弱了,可气温还是会继续降,最高气温仅15-16℃。最低气温更是只有12℃,让人有想穿秋裤的冲动。
成都气象微博消息,预计今天白天会有断断续续的降水,以小雨为主,个别地方大雨,偏北风3-5级,最高气温18℃;风使人感觉更冷了,一定要裹紧衣物啊!
四川天气
四川盆地的主要降雨时段在24日白天。24-25日,盆地普遍小到中雨,西部、东部部分地方中雨,个别大雨。除了雨,还有明显的风。
四川气象微博消息,今天白天:盆地各市阴天有小雨,普遍有3~4级偏北风,北部山区风力可达6级或以上。
其中雅安、乐山2市大部及广元、绵阳、德阳、成都、眉山5市西部有中到大雨,个别地方有暴雨;川西高原大部阴天间多云有阵雨(雪);攀西地区东北部阴天有阵雨,部分地方有中雨,攀西地区其余地方多云。
“霜降”时节注意脚部保暖
寒从脚下起。天津中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提示说,此时节,风很寒冷,公众要注意脚部保暖。年轻人不要再裸露踝关节和膝关节,老年人则要穿上厚袜子、戴上护膝。经过霜打的柿子清甜可口,可适当吃一些,能补筋骨,抵御寒气。
四川在线资料图
“霜降”时节,燥气当令,易出现咽干、鼻干、皮肤干等“秋燥”症状,李艳玲建议,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可多食些生津润燥、宣肺止咳的食物,如梨子、苹果、石榴、荸荠、葡萄、萝卜、香蕉、银耳等。
感冒患者增长注意用药误区
记者23日医院获悉,由于气候影响,近期该院急诊科收诊的感冒患者明显增长。虽然感冒是常见问题,却不能随意对待,医生结合病例总结出几点用药误区,并提醒市民小心踩进“感冒陷阱”。
分清普通感冒和流感
眼看已进入十月中下旬,但成都的气温依旧忽上忽下,如何穿衣也成了一件难事。中午太阳露脸,穿件短袖似乎也行,但早晚必须得备件外套。
气温的不稳定,让人更易患上感冒。医生介绍,普通感冒本来就是一种自限性的病毒感染,一般的病程在3-10天是可以自愈。
对于感冒的治疗,一般没有特殊的治疗,主要以缓解症状为主。对于症状轻的病人来说多休息、适量饮水帮助自愈;对于症状较重的病人,可以在医生的诊断下对症用药,缓解症状。
与普通感冒存在区别,流感通常起病急,体温常超过38℃,除有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外,可能出现头痛、肌肉酸痛、疲乏等全身中毒症状,并且可传播给周围人群。如出现类似状况,应尽快就医排查。同时,建议老人、儿童等特别群体提前遵医嘱接种流感疫苗,以达到预防的作用。
误区一:自诊选药服
市民李女士感觉头昏脑胀,自己判断是“感冒”了,于是翻出抽屉里吃剩的感冒药和抗生素吃了了事。这种看似平常的举动却是暗藏隐患。
“收到过患者不少自己吃药吃出问题的患者。”医院急诊科主任项涛举例说,该科曾收治过一名30多岁的男性患者,因为同时服用数种药物导致胃黏膜受损,发生胃出血送院抢救。
误区二:多药叠加用
有市民不仅自行服药,甚至还因为追求“见效快”而将数种感冒相关药物混服。医院主管药师胡蝶提醒,感冒药品种繁多且多为复方制剂,不同感冒药可能含有相同或同类成份。
如果同服多种感冒药的话,就会造成药物的重复使用,可能导致药物使用过量,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有效避免的方式,就是尽量单种服用减少叠加的几率。一旦需要多种服用,除应注意观察药物成分外,还应咨询医生或者药师。
误区三:滥用抗菌药
胡蝶说,抗菌药物是用来治疗细菌真菌感染的一类药物,它们可以杀灭细菌真菌或抑制细菌真菌生长,俗称的抗生素、抗菌素等指的就是“抗菌药物”。
除了大家熟知的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红霉素、头孢(头孢菌素)等,甲硝唑、克拉霉素、沙星(如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都是抗菌药物。
药学专家提醒,“抗菌药物≠消炎药”、“抗菌药物≠万能药”,这类药物的使用一定要遵照医嘱,避免滥用抗菌药物带来的伤害,“很多炎症并不是细菌真菌感染引起,用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甚至对身体有害。”
成都市预防接种门诊最新名单联系方式
来源:四川在线、天府早报、四川气象微博、成都气象微博
编辑:七个汤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