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关节肿叫做滑膜炎
2017-9-1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膝关节疼痛、肿胀的患者,到医院就诊后,被医生诊断为膝关节滑膜炎。很多患者会因此比较茫然,什么是膝关节的滑膜炎?如何会引起?该怎么治?这也就成了患者最关心的问题。
一、什么是关节滑膜?
滑膜是关节润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层薄而柔软的疏松结缔组织,被覆在关节腔内侧面,覆盖除关节软骨以外的一切关节内结构。滑膜的主要作用是合成一些能够保护关节软骨的物质,为关节内的结构提供营养。滑膜的重要功能是分泌关节滑液,正是因为有了关节滑液,才可以进一步保持关节软骨面的润滑,避免关节中软骨摩擦与直接碰撞。当然,滑膜组织非常柔嫩,血管丰富,易损伤出血。
滑膜分泌的关节滑液正常为淡黄色粘稠液体,一定的粘稠性对于减少关节运动时的摩擦是并不可少的,当关节遭受创伤或骨关节疾病时,滑液粘稠度下降,润滑性下降,关节就可能出现较为明显的摩擦音。
二、滑膜炎是怎么回事?
膝关节滑膜炎是以膝关节肿胀、疼痛、积液、功能受限等为主要症状的非感染性炎症。膝关节遭受骨折、脱位、韧带撕裂、软骨损伤等创伤后,均可使关节滑膜同时受损,使膝关节发热、肿痛、关节屈伸障碍,形成急性滑膜炎。如受伤较轻或长期慢性劳损,容易使膝部逐渐出现肿胀、功能障碍,进而形成慢性滑膜炎。所以滑膜炎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发病机制并不完全相同。
其主要病理改变为滑膜血管扩张、充血,产生大量渗出液、血浆及血细胞外渗,所谓关节积液由此产生。过多的关节积液来不及吸收,就会导致关节肿胀、关节功能受限。长此以往,导致软骨和骨的破坏。
三、滑膜炎不是并不是病因,而是继发问题,找到病因是关键
在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滑膜炎,不是一种病,只是一个症状。就像我们头疼、肚子疼一样,别看症状一样,但引起这些症状的原因可是千差万别,滑膜炎也是如此。那都是哪些因素可以引起滑膜炎呢?
细菌感染:比如细菌性滑膜炎,结核性滑膜炎;
免疫系统疾病:比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关节炎;
损伤或物理刺激:比如半月板损伤、出血刺激,寒冷刺激;
化学刺激:体内环境过酸、过碱,比如痛风,尿酸盐引起关节内的渗出;
内分泌紊乱:激素水平的变化,如女性经期、妊娠期、产后和绝经期滑膜炎;
累积应力:关节过度疲劳、过度负重、手术等;
关节不稳定:包括关节的新鲜或陈旧的韧带损伤引起关节不稳,滑膜受到膝关节内骨头的挤压、刺激,形成的滑膜炎;
异体蛋白的刺激:动物、昆虫的叮咬,比如猫、狗、蚊、松毛虫等。
肿瘤类病变: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是慢性炎症刺激或脂质代谢异常造成膝关节滑膜增厚,并在滑膜表面有细长绒毛或结节状增生。其性质介于良性与恶性肿瘤之间。
小儿滑膜炎:一般属于病毒感染性滑膜炎,也称一过性滑膜炎。
老年人膝关节滑膜炎:多继发于膝关节骨关节炎,主要是因软骨退变与骨质增生产生的机械性、生物化学性刺激,继发膝关节滑膜水肿、渗出、积液、疼痛和关节活动障碍等。
以上这些仅仅只是一部分因素,不能能包括引起滑膜炎的所有原因。
所以,面对滑膜炎,我们不能只单纯治疗滑膜炎这种表面症状,而是应该透过症状,找出导致滑膜炎的真正原因。
四、滑膜炎的治疗
1、首先是制动、多休息
休息,是滑膜炎急性发作期最重要的治疗方式,这里所说的休息是要求病人除了上厕所之外尽量少活动,但要注意锻炼股四头肌(大腿肌肉)的肌力,一般需要坚持休息1-2周或3-4周时间。
2、积液到底要不要抽?
对于关节积液,抽取需谨慎,尤其不能在无菌操作不严格的情况下抽取关节腔的积液。因为这样很容易造成关节腔内感染。如果关节肿胀特别明显,可以抽出关节积液,但一定要在严格的无菌操作下进行。
3、运用消炎镇痛药与物理治疗
(1)药物治疗:在滑膜炎的急性期,如果疼痛特别严重,可以口服一些非甾体抗炎药物进行镇痛治疗。
(2)物理治疗:比如一些中药热敷、超短波、中低频电疗、蜡疗等,都是比较有效促进关节积液吸收的方法。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