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民老师微课分享腰腹骨盆髋膝踝

2022-2-1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继5月底李建民老师分享的肩颈课程之后

大家又开始想学习一些身体其它部位的内容

非常感恩李老师的大爱与无私

抽出时间对大家的问题一一作答

接下来一起来学习一下

1、脚背的地方,衣服鞋子之类的轻微触碰都会有麻的感觉,请问老师有好的方法吗?

答:图片中可以看到脚背有伸肌支持带、屈肌支持带、腓侧支持带;

症状可能是踝部软组织损伤,影响到了神经,导致超敏现象。

超敏就是超度敏感,要做的是把脚内外踝一圈找到压痛点,内踝外踝当成表,用表针的道理处理12个点。用手松解后,做踩油门的跖屈、背屈训练,然后观察效果

疼轻麻重目难医,所以麻目的症状比较重,病因比较复杂,很可能是局部的软组织损伤压迫局部的神经,导致局部麻目,也不排除整个小腿前侧、外侧腓前神经、腓骨长肌、腓骨短肌、以及韧带的损伤都会引起麻目的原因。所以要逐一排查,才会了解患者的症状,才能对症下手,才会有效。

2、喉结周围紧张,做上肢训练时加重

答:舌骨上肌、下肌,浅层的颈括肌、深层的胸骨舌骨肌、中层的胸琐乳突肌。

这个位置叫颈腔,里面有气管、食管、甲状腺、扁桃腺、声带、淋巴,颈腔构造比较复杂重要。首先饮食要注意,抽烟喝酒要节制,然后做胸骨舌骨肌、颈括肌、胸琐乳突肌、舌骨上肌、前斜角肌的手法。舌骨上肌主要做上颌骨,胸骨主要做胸骨舌骨肌在胸骨和胸琐关节的附着点。

因为胸骨、琐肌、肩胛骨叫上肢带骨,在抬上臂时,大臂小臂手指手腕,这些运动会牵扯到上肢带骨,会引起颈腔的症状。这个病情比较复杂,但是按照刚才的从浅到深的手法,再加上屈颈、过度伸展颈椎(抬头)的训练,配合饮食、心情,应该会好转。

3、尾椎骨痛,站立症状减轻,坐立症状加重,躺着也痛。坐20分钟会双脚麻木,去年2月份第一次发作,当时做高抬腿,抬完之后就不对劲儿。坐下去的时候痛的不得了,只能仰卧,直不起腰。在床上躺了3天,医生说没有问题

答:首先明白骨头不会痛,会痛是周围肌肉痛。尾骨重要是生殖器肌肉的附着点,叫骨盆底肌,会紧张、僵硬、损伤。损伤后,把骨盆底肌松解后,痛症会消失。把尾骨一圈手法松解,以及臀大肌松解一下。

如果会脚麻,要检查坐骨神经和腰椎间盘,核磁和CT检查。

坐骨神经要检查坐骨大切肌、梨状肌,闭孔内肌、上麻肌、下麻肌;下肢麻木到底是椎管外软组织损伤还是椎管内的椎间盘突出,第一需要影像学的支持,第二需要查体。

建议在水肿期间不宜活动,宜静养。做手法要在确诊之后再针对性松解,再配合拉伸、训练,最后贴上膏药。

直不起来腰,排除椎管内问题,首先考虑髂腰肌,腰大肌损伤是导致病人屈髋位的问题。

4、摔跤摔伤半月板有积水,走路就疼会响,请问老师怎么办?

答:外伤导致椎管内有积水,相对复杂。牙疼分清口腔内外,腰疼分清椎管内外,肚子疼分清腹腔内外,关节要分关节腔内外。水肿是来自肌肉软组织损伤导致,还是半月板、交叉韧带损伤导致滑囊滑膜炎的积液要先排除。

确认是肌肉损伤,找大腿前、后、内外肌肉群。

前侧:股四头肌

后侧:腘绳肌

内侧:内收肌、大收肌、长收肌、短收肌、骨薄肌、耻骨肌

外侧:股二头、髂胫束

水肿期不作治疗,减少活动量。在前后内外找到压痛点,对关节腔外的力量训练和拉伸。手法+拉伸+力量训练,可以帮助关节腔内的水肿吸收。

5、骶骨很高,怎么办?

答:骶骨高其实就是骨盆前倾、骨盆点头。因为大腿前群变短,内收肌、大收肌、长收肌、短收肌、骨薄肌、耻骨肌变短,腘绳肌的松弛。

骶骨高是否导致前后内外肌肉群有病痛,如果没病痛不用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henqiutoys.com/hmyhl/139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