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手鼠标手手残手滑怎么办新妈妈手机
2017-6-1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新妈妈或孕期准妈妈们,你们有过手腕疼或者拇指疼的感觉吗?吱吱妈妈可是自从孕五月就开始左手腕疼,并且愈演愈烈,到坐月子的时候左右手腕都疼,甚至拿不住水杯啦。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经历,那么很不幸,你跟吱吱妈妈一样中招了妈妈手。不过不需要太紧张,虽然妈妈手疼起来难受,而且易反复,但是注意保护及时治疗是可以痊愈哒。下面吱吱妈妈就给孕妈妈和新妈妈们普及一下关于妈妈手的姿势。当然,手机党和程序媛攻城狮们其实也是易感人群哦,大家一起来,涨姿势。
「妈妈手」简介
「妈妈手」医学上称为「狭窄性腱鞘炎」(stenosingtenosynovitis),或叫DeQuervain’ssyndrome,症状是在手腕大拇指侧疼痛,局部肿胀,影响手部的活动,一般是因长时间重复使用拇指工作,造成局部肌腱发炎,无法施力,之所以又被称为「妈妈手」,是因为每天煮饭、洗衣服、擦地板等家事,特别是新手妈妈,又要抱娃娃,帮娃娃洗澡、换尿布,长时间姿势不正确,双手过度使用,最容易发生,其实这个疾病并不是妈妈的专利,许多阿嬷或新好爸爸帮忙带小孩,也会发生,另外一些职业,如长时间操作机器、划手机、打字,厨师,餐厅服务生等,因长时间使用双手,也可能因施力不当过度使用造成发炎现象。
「妈妈手」病理
由于反复的劳损,手背桡侧(拇指侧)的支持带出现增厚,压迫到其下方的拇短伸肌(extensorpollicisbrevis)及外侧的拇长展肌(abductorpollicislongus)的肌腱和滑膜,引起管道的狭窄、管道两端的肌腱及滑膜发炎肿胀,严重时肌腱的滑动受限,或造成粘黏。
「妈妈手」症状
大拇指近手腕处出现持续疼痛及肿胀,甚至无法使力。一旦发生粘黏,会出现紧绷的感觉,大拇指活动时会被「卡住」,甚至可触摸到凸起的肿块。
腱鞘炎「妈妈手」的易感人群
1.手机党
2.需要长期重复活动导致肌腱劳损的职业如打字员、货物搬运或需要长时间电脑操作的行业等。
3.中老年妇女。此类人群常从事繁琐的日常家务活动,手指、腕部须反复劳作,故而容易罹患腱鞘炎。
4.新产妇可能由于体内分泌激素出现异常波动、易引起肌腱和腱鞘发生充血、水肿,也常常发病。
5.最近我们也发现长期十字绣、打麻将的人也容易导致该病,反正是经常反复作手部工作的都有可能发病。
如何诊断「妈妈手」?
「妈妈手」的诊断主要依详细的病史及体格检查作诊断,典型的体格检查为Finkelstein’stest,即检查者将患者大拇指作内收及向尺侧(小指侧)屈曲时,同时使腕关节尺偏会引起疼痛症状。
诊断小测试:
1.请伸出你的右手(如果你是左撇子,爱用左手玩手机,那就伸出左手)。
2.大拇指放在掌心里,用其他四只手指用力握住大拇指,握成拳,竖起拳头(食指在上,小指在下)。
3.然后向下最大程度弯曲手腕,坚持5秒。
如果你觉得很痛,那么恭喜你患上“妈妈手”了!
腱鞘炎的种类
“妈妈手”是腱鞘炎的一种,又称为狭窄性腱鞘炎,是一种常见的腱鞘疾病。
腱鞘炎有如下五种:
1.狭窄性腱鞘炎:多发生在拇短伸肌和拇长展肌腱鞘,称为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发生在拇指或手指的指屈肌腱称为“扳机指”。虽然腱鞘滑膜分泌滑液润滑腱鞘,但某些特殊的动作反复地摩擦是不可避免的,如木工、举重工、餐厅服务员、手工操作者等。由于上述腱鞘起着滑车的作用,摩擦最大,最易受损,表现为腱鞘的增厚,影响肌腱的正常活动。狭窄性腱鞘炎也可能是某些静止型或亚临床型胶原疾病的结果。
2.急性纤维性腱鞘炎:也称为摩擦音滑膜炎。病变的部位是在滑膜周围的结缔组织中,可见水肿、充血、白细胞与浆细胞浸润。本病的特点为有一种柔软的摩擦音,这是由于结缔组织的原纤维在水肿的肌腱周围摩擦引起的。最常见的部位是腕上部,特点是桡侧腕伸长短肌腱与拇长展肌、拇短伸肌的肌腹处最易产生,也称捻发音腱鞘炎。
3.急性浆液性腱鞘炎:也叫风湿性腱鞘炎,是全身性风湿的一部分,为急性风湿热的一种反应。患者有高热,关节痛、肿、积液,其中最主要的病变为风湿性心肌炎。退热后则腱鞘的浆液渗出吸收,腱鞘炎自愈。
4.急性化脓性腱鞘炎:常发生在外伤以后,特别是穿刺伤,多发生在腕和手指的屈肌腱。感染的早期是腱鞘的滑膜炎,接着肌腱失去光泽,变成灰色或绿色,同时被脓液浸润坏死。最常见的是葡萄球菌,其次是链球菌。
5.结核性腱鞘炎:为结核杆菌感染所致。首先侵犯腱鞘的滑膜,由掌部沿尺侧和桡侧滑囊经腕管向上蔓延至前臂。腱鞘因结核肉芽组织浸润而肥厚,鞘内含有黄色渗出液及黄色米粒体。逐渐地肌腱也被肉芽组织浸润形成结节肥大,失去原有的光滑能动机能。当肉芽组织侵及其他腱鞘与神经时可引起屈指及感觉障碍
最常见的部位是腕上部,特点是桡侧腕伸长短肌腱与拇长展肌、拇短伸肌的肌腹处最易产生,也称捻发音腱鞘炎。
预防「妈妈手」
针对于新妈妈们:
不要长期使用一个喂奶姿势
在喂奶时为了方便抱孩子,手部会处于一种不方便的姿势状态里面,如果持续的时间长,很容易有妈妈手。所以宝妈在喂孩子的时候要尽量交替换,孩子重心也要放在手臂上而不是手部。
不要让手腕过度劳累
妈妈坐月子的时候为了挤奶、换尿布,长期让手腕和手肘处于一种紧张状态,加上韧带仍处于松弛状态,很容易患妈妈手。所以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如果感觉到了手肘或者手腕酸疼,一定要停下来!
坐月子时不要让手部受凉
坐月子时受凉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寒冷刺激会给“妈妈手”可乘之机!况且现在天气又冷了,一定要注意手部的保暖。
寒冷刺激也容易使腱鞘炎复发,洗碗洗衣服尽量避免用冷水,若必须用冷水则最好戴上橡胶手套。平时洗手之后,要立即擦干,有条件的最好将手烘干、烘热,再在手上擦些护肤乳液。
不能长期保持一个姿势不活动
虽然手部不能过度劳累,但是还是要经常活动手腕、手肘,在照顾宝宝的时候时常是一个姿势,手臂一只处于一种僵硬紧绷状态,适当的活动一下,会让手臂、手肘和手腕得到轻松。
针对其他易感人群:
1.注意工作时保持正确姿势,避免关节的过度劳损,定时休息。在洗衣、做饭、编织毛衣、打扫卫生等家务劳动时,要注意手指、手腕的正确姿势,切不可一直姿势方法劳作;提拿物品不要过重;手指、手腕用力不要过大。
2.连续工作时间不宜过长,工作结束后要搓搓手指和手腕,再用热水泡手。
3..手腕关节做度的旋转;或将手掌用力握拳再放松,来回多做几次或将手指反压或手掌反压几下,都可以有效缓解手部的酸痛。
4.注意手部保暖。
提醒:如果出现手指疼痛的症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病症较轻时如果可以,进行理疗、药物治疗缓解。对于连续保守治疗3个月都无效的患者,或是腱鞘炎反复发作,手指或手腕屈伸有障碍,屈伸时也无弹响的患者可以考虑小针刀治疗。小针刀外形如针灸针,前端平口带刃,扎刺患处,可钩开腱鞘狭窄处,解除腱鞘对肌腱的卡压。有些反复发作严重者可选择手术治疗。
「妈妈手」注意事项
1.“弹响指”是预报信号
很多年轻白领的腱鞘炎都是日积月累后产生的,日常若不细心观察,很容易当成一般性的疲劳忽视治疗。
成天被电脑、手机包围的人群患腱鞘炎的几率相对大些,应该学会识别其早期症状。
“发病早期,疼痛往往只在拇指用力时出现。”这种炎症的早期手指还会局部硬结,屈指不便。严重时患指可产生弹响或握拳困难,特别是拇指和食指会出现屈而难伸或伸而难屈的现象,并在桡骨茎突处(腕部)有疼痛、压痛。因此,他建议年轻人一旦发现手指不灵活时,应适当休息并及早就医,千万别等到出现明显的损伤,再彻底“病休”。
2.热敷按摩可止痛
常用电脑的白领,应避免重复性高、过度用力且长期的拇指抓握动作。
假如患上腱鞘炎,早期可通过热敷按摩来消炎止痛,具体做法如下:在盆内倒上热水,将双手浸泡其中15~20分钟。泡完后用适当的力度顺着有明显痛点的部位来回轻揉两三分钟,并多做握拳和松拳动作。如能在筋腱受损3个月内及早护理,基本上可根治。
但如果病变严重甚至出现疼痛和手指屈伸困难,则应马上就医。一般可通过中医推拿、针灸来舒缓局部肌腱。而疼痛严重的,还可选局部打封闭或做小针刀治疗。
「妈妈手」治疗
治疗“妈妈手”有封闭治疗、外敷膏药、物理治疗等,当出现关节粘连、拇指活动受限时,还可以尝试针刀治疗。
在“妈妈手”的发病初期,发生肿胀时,可以用药物治疗,加以护木,将腕部固定在适当姿势,以减轻压迫的症状。此外,热敷按摩也可缓解肿胀,在发病初期相当有效。
如果尝试了上述治疗方法后,仍然无法改善症状,就不得不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以切开腕韧带、解除腕隧道压力,使其不再压迫正中神经,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传统的手术方式常常需要全身麻醉或者神经阻断术,在手掌心到腕部纵向割开一条长约6厘米的切口。术后感觉比较疼、伤口太大,导致恢复期太久,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不便、掌心伤口大及结疤组织常造成手掌硬块,病人在持握东西时常会有压痛的现象,同时由于有多条手指肌腱通过,术后肌腱容易粘连而常常导致手指无法伸直的并发症等。
也可选择痛苦比较小的小伤口内视镜手术,只需腕部局部麻醉,就能免除传统全身麻醉或神经阻断麻醉的危险,手术时间只需要15分钟,在手术过程中使用内视镜监视,手术安全性高,不易产生后遗症,其伤口约1厘米长,术后当天有轻微疼痛,第二天即可以活动,对生活作息影响少,而且手术效果佳,大部分病人在术后第二天便可改善症状。
另外,有部分新手妈妈们的妈妈手的形成与孕期及生产前后激素水平的改变有相当大的关系,随着新妈妈体内激素水平渐渐恢复孕前状态,妈妈手的正传也会渐渐减轻,甚至不药而愈哒。
中科医院曝光北京中科医院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