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之布鲁菌病

2020-11-1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春夏之间,是布鲁菌病的发病高峰时期。该病为全球性疾病,来自多个国家每年上报WHO的布鲁菌病超过50万例,实际发病数远高于上报数。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曾进行大规模的动物布鲁菌感染防治,使发病率显著降低,但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疫情持续快速上升,布鲁菌病成为报告发病率上升速度最快的传染病之一。年报告例,主要流行于西北、东北、青藏高原及内蒙古等牧区。

01什么是布鲁菌病?

布鲁菌病又称波状热,是布鲁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长期发热、多汗、乏力、肌肉和关节疼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主要特点。

02布鲁菌病患者有哪些临床表现呢?

临床上布病可分为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病程6个月以内为急性感染,超过6个月则为慢性感染。

(一)急性感染

多缓慢起病,主要症状为发热、多汗、乏力、肌肉和关节疼痛、睾丸肿痛等。发热多为不规则热,仅5%~20%出现典型波状热。多汗亦为本病突出的症状之一,常于夜间或凌晨热退时大汗淋漓。几乎全部病例都有乏力症状。肌肉和关节痛常较剧烈,为全身肌肉和多发性、游走性大关节疼痛,也可表现为滑膜炎、腱鞘炎、关节周围炎。部分患者脊柱受累,腰椎为主,主要表现为腰痛。另外,布鲁菌病可累及泌尿生殖系统,男性表现为睾丸炎及附睾炎,女性可为卵巢炎。睾丸肿痛具特征性,占男性患者的20%~40%,多为单侧。肝、脾、淋巴结肿大常见。其他尚可有头痛、神经痛、皮疹等。

(二)慢性感染

可由急性期发展而来,也可无急性期病史而直接表现为慢性。本期表现更是多种多样,基本上可分两类:一类是全身性非特异性症状,类似神经症和慢性疲劳综合征;另一类是器质性损害,其中以骨骼-肌肉系统最为常见,如大关节损害、肌腱挛缩等。神经系统病变也较常见,如周围神经炎、脑膜炎等。泌尿生殖系统病变也可见到,如睾丸炎、附睾炎、卵巢炎等。此外,布鲁菌病可以局限在几乎所有的器官,最常局限在骨、关节、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相应临床症状和体征,如脊柱炎、肝脓肿、脾脓肿、肺炎、肾小球肾炎、胸膜炎等均有报道,胸腔积液的改变类似结核性胸膜炎。

03布病的传染源是什么?它有何传播途径?

目前已知有60多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是布鲁菌的宿主。与人类有关的传染源主要是羊、牛及猪,其次是犬、鹿、马、骆驼等。布鲁菌病首先在染菌动物间传播,造成带菌或发病,然后波及人类。

布病的传播途径有以下四种:

1.经皮肤及黏膜接触传染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阴道分泌物、娩出物;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没有注意防护,可经受损的皮肤或眼结膜感染;也可间接接触病畜污染的环境及物品而感染。

2.经消化道传染食用含菌的乳类、水和食物而受到感染。

3.经呼吸道传染病菌污染环境后形成气溶胶,可经呼吸道感染。

4.其他如苍蝇携带,蜱叮咬也可传播本病。人与人之间罕有传播。

04一旦感染了布鲁病毒治疗会很困难吗?预后怎么样呢?

治疗

(一)急性感染

1.对症和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在补充营养的基础上,给予对症治疗。高热者可用物理方法降温,持续不退者可用退热剂;合并睾丸炎者,可短期加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合并脑膜炎者需给予脱水治疗。

2.病原治疗应选择能进人细胞内的抗菌药物,并且治疗原则为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全程,必要时延长疗程,防止复发和慢性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二)慢性感染

治疗较为复杂,包括病原治疗、脱敏治疗及对症治疗。

1.病原治疗与急性感染者治疗相同,必要时需要重复治疗几个疗程

2.脱敏治疗采用少量多次注射布鲁菌抗原避免引起剧烈的组织损伤,又起到一定的脱敏作用。

3.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预后

本病一般预后良好,经规范治疗大部分可治愈,但部分患者因诊治不及时、不彻底会导致复发和慢性化。急性感染者经抗菌治疗后约10%患者出现复发,往往发生在初次治疗结束后3~6个月,与细菌的耐药性、细菌在细胞内的定位以及不规范治疗有关。慢性病例治疗较为复杂,部分患者治疗效果较差。少数病例可遗留骨和关节的器质性损害,使肢体活动受限。有的病例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在死亡病例中,主要的致死原因是心内膜炎和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等。

05如何预防布病?

1.养殖户要做到科学养殖、规范屠宰。养殖区与生活区要分开,牲畜圈舍要定期消毒处理,清理圈舍要湿式作业,做好个人防护,防止气溶胶传播。

2.购买牲畜要检疫,饲养牲畜要免疫,严格控制病畜流动,避免患病和未患病的牲畜混养。严禁徒手直接接触病畜流产物和死胎,病畜流产物、胎盘等应消毒或焚烧后,挖坑深埋,病畜要及时扑杀处理。

3.对普通民众而言,尽可能减少与牛羊等家畜接触,牛羊肉要煮熟后食用,特别是吃烤肉、涮肉时,一定要烤熟煮透,家庭加工过程中案板、刀具等做到生熟分开。布氏菌在乳及乳制品、皮毛中能长时间存活,但不耐热,在高温下即可杀死,因此,生鲜奶要“煮沸”后才可以放心饮用。

4.职业人群如何预防布鲁氏菌病感染

(1)职业人群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加强个人防护

①认识危害,做好个人防护。

职业人群要充分认识布病危害,要积极学习布病防治知识,在日常工作中穿戴工作服、橡胶手套、围裙、帽子、口罩和胶靴等个人防护用品,做好个人防护。从事疫苗和诊断制品生产及布病防治科研等职业人群必须穿戴一次性连体防护服、鞋套、N95口罩、乳胶手套、一次性帽子等个人防护用品,必要时戴护目镜。

②规范操作,养成良好习惯。

各类职业人群要正确选用和规范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确保职业人员防护安全有效。在工作场所做好对病畜排泄物和流产物,死畜及其肉、内脏和皮毛及工作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确保各类污染物无传染性。工作结束后做好工作场所和器具及个人消毒。

(2)用人单位落实防护措施

用人单位要积极组织开展职业卫生培训,增强职业人群对职业布病防治知识的了解。对职业性布病人群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及必要的防护用品,确保职业性布病防护措施的落实。对从事接触职业性布病危害的作业劳动者,应当按照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3)服务和监管部门要协调配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以降低布病感染率。

转载:感控小蜘蛛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告知删。

责任编辑:郭云萍

版面编辑:罗开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henqiutoys.com/hmyys/106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