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昭通人物丨三个小故事告诉你这样一群

2023-4-1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陈健:脚上沾满泥土心中装着百姓

经过房屋评估、讨要工钱、地基修建、停工、向建材供应商赊款、好心人的帮助一系列波折,盐津县落雁乡落雁村铜鼓村民小组村民周文正平方米的房子终于有了着落。6月26日,他高兴地带着妻子来到村委会办理农村危房改造新建房通电手续。

周文正见到了帮助他的好心人——建行云南省分行驻村扶贫工作队员陈健,不善言辞的周文正结结巴巴地说着这次来村委会需要办理的事项,几句寒暄后,陈建马上帮他联系办理新房通电手续。“第一次见到陈健是他来我家了解情况,当时就觉得他工作认真负责,对我们老百姓非常好,非常感谢他帮助我们。”周文正充满感激地说道。

年出生的陈健,1.75米的身高,看起来壮实可靠,最近因滑膜炎复发,他一瘸一拐地在村委会处理相关事务。年1月,陈健放弃昆明安逸的生活,主动申请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盐津县落雁乡落雁村开展驻村扶贫工作。他进村的第一件事就是走进贫困户家里,挨家挨户了解情况。陈健有严重的痛风和滑膜炎,虽然腿脚不方便,但是他走访的贫困户一户也没落下,每一户的情况都掌握得清清楚楚。

周文正是他帮助过的一个村民,在一次走访中陈健了解到,周文正和妻子在贵州省毕节市务工,他家的房子因为存在安全隐患被评定为D级危房,苦于工作在外无法办理相关建房手续,他正发愁。陈健从建房审批、地基修建,一步步帮他完成相关工作,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周文正做好了相关预算,只等工资结算到手,他家的房子就可以开工了,可是周文正没有如期领到工资。在讨要工资的过程中还和对方发生了冲突,建房款没有着落,只能被迫停工。看到周文正无奈焦急的样子,他破败的危房,不仅住在里面危险,万一垮塌了后果不堪设想。陈建急之所急帮助周文正,陈健在父亲病重、家里经济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还是为周文正垫付了两万元建房款,也没有要周文正写下借条。陈建说:“不管怎么样,能帮一把是一把,我的办法始终会比他多些。”不仅如此,陈健还出面为周文正作担保,向村里的建材商赊购建房材料,周文正的房屋才顺利开工建设。

提起陈健,落雁村的乡亲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夸赞他,村里的贫困户亲切地称他是“好亲戚”“大好人”。大伙都说,他心里装着群众,脚上沾满泥土,与贫困户结穷亲,用心用情真帮扶。观音岩村民小组的刘武雄更是对他赞不绝口,刘武雄的两个孩子去年初中毕业,孩子的分数只能上职业高中。一天中午,刘武雄正犹豫要不要送孩子去宣传单上的一所职业学校。陈健走访到了刘武雄家,看了看他手里的宣传资料,发现宣传单上的学校没有办学资质。陈健赶紧让刘武雄打消让孩子去这所学校的念头。刘武雄一下慌了神,临近开学,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陈健也是为人父母,他生怕耽误了孩子的前程,不断地托关系找熟人,终于在广东省中山市的一所职业学校为两个孩子办理了入学手续。在陈建的努力下,学校不仅为孩子减免了学费,爱心人士还对他们进行了资助。他悬着的一颗心终于可以放下了,孩子们不仅可以学到一门技能,开阔眼界,对以后的发展也奠定了基础。

驻村工作中有酸甜苦辣,有群众的不理解,在走访分水岭村民小组王元军家时,他因为建房补助款一直没有发到他的账户上,便对陈健一行人态度十分恶劣,上身赤膊,手里拿着斧头不停地砍树,嘴里还骂骂咧咧。吓得一同前来的女同事只往陈建身后躲。王元军生气地说:“你们三番五次来我家做什么,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前两天下雨了,村里路面有垮塌,你们怎么不解决?”看到王元军气势汹汹的样子,陈健觉得心里很委屈,为村民干了这么多事情,还得到这样的态度对待。但是他也只能把火压在心里,理解群众的难处,对王元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明了款项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打到他的账户上。陈健立刻联系县交通运输局汇报村道垮塌情况,第二天,道路就疏通了。王元军再次见到陈健时非常不好意思地对他说:“非常感谢你,是我误会了你们,请原谅我的莽撞。”陈健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他觉得只要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和理解,这是对他最大的宽慰。

走访困难群众时,陈健总是于心不忍,只要兜里有钱,不管是元还是元,他都会塞给他们。看到身患疾病的困难群众,他总是会给他们送医送药。

年驻村工作队指派陈健牵头完成村级集体公司经营的乌骨鸡、大米、鸡蛋等农副产品向建行云南省分行电商平台销售。在此期间,他积极协调运输,监督产品品质和包装,及时掌握市场动态、价格,实地查看产品种植养殖情况,每次运输陈健都要到场检验货物、称重、装车,确保消费者买到放心合格的农副产品,保证产品信誉,实现村级集体公司稳定增收。目前,该公司已销售乌骨鸡只,大米2吨,农户实现利润7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公司实现销售利润3.4万元。

扶贫就要做一些让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实事。陈健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他与贫困户命运相系,把自己融入贫困群众中。开展驻村扶贫工作以来,陈健对做好驻村工作最大的体会就是只要诚心和贫困群众掏心窝子,真心为他们着想,群众就会和你贴心,把你当亲人。

送文化到村寨的美丽使者

大关县文化和旅游局有职工33名,而女职工就占15名,机构改革前有职工49名,女职工占23名。而就是这群占据全局半数职工的“女汉子”们,主动挑起了大关县文化工作的大梁,巾帼不让须眉正是她们真实的写照。

5月16日,记者在大关县文化和旅游局的排练室,看到10余名女同志正在老师的指导下,排练着5月19日到昭通参加“年中国旅游日暨全市民族赛装文化节”活动的参赛节目,她们对每个动作都力求规范和协调。为了参加比赛,一个月前,她们就开始撰写脚本并排练,她们白天正常上班,下班回家随便吃点东西又返回单位集中排练。

也就是这么一群人,她们是“背篼图书馆”送文化知识到偏远村寨的功臣,是大关县文化下乡演出的主力军,也是脱贫攻坚扶志扶智宣传工作者。在演出中,她们是导演也是演员,更是后勤人员。

“只要党委、政府有需要,我们演出队伍就得按时出发,就要把一场文化下乡活动圆满落实好。”副局长徐梅菊说起工作,尽管有些许无奈,但对文化工作的执着与热爱又让她充满信心。

每当说起演出中的艰辛、家庭的困难,这些巾帼英雄们眼中都会噙满泪水。

祁娅莉,大关县文化馆的员工,丈夫是天星镇派出所的民警,由于天星镇是大关县的大镇,人口多、交通便利,突发案件多,工作忙起来有时两三个月回不了一趟家。家中有一个7岁的孩子,每当有演出任务的时候,祁娅莉都把孩子送到公婆或者父母那儿,就赶去参加文化下乡演出。记得一次,演出还没有结束,就接到母亲电话称,孩子发高烧了,让她赶紧回去,正在忙着演出的祁娅莉跟母亲说:“医院看下嘛!”挂断电话又参加到演出工作中。演出完回到县城,医院赶,看到孩子在母亲的怀中输着液体,母亲质问她:“是工作重要,还是孩子重要?”祁娅莉眼中再也忍不住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工作重要,但孩子更重要,祁娅莉心中自有自己的分寸,想着自己是一个文化工作者,做好自己的工作才行。特别是近些天的机构改革工作,自己除了三天两头制作报表,下班后还积极参加排练,尽管很累,但觉得过得充实。

苗族员工龙桂芳小巧玲珑,却有着动人的歌喉,每次上台,都会赢得台下观众热烈的掌声。她不但是一名文化演员,还是一名苗语宣讲员。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只要涉及做苗族同胞工作的地方,龙桂芳都是一名政策宣讲者,由于她会讲苗语,不但可以跟苗族同胞们交流,还可以把扶贫政策传达给他们。记得一次去玉碗镇火地村做群众工作,由于海拔高,在大雾弥漫中龙桂芳走进了她帮扶的贫困户家中,当她主动向女主人问候时,女主人没有搭理她,于是,她把准备用作午餐的干粮递给了女主人的孩子,两人才拉近了关系,通过政策宣讲,在苦口婆心的交流中,该户基本同意搬迁。临出门时,女主人把家中不多的几个鸡蛋拿出来煮,嘱咐她一定要带在路上吃。在浓雾细雨中,龙桂芳又踏上了走访的路途。

“演出时台下的阵阵掌声,比赛后站在领奖台上的荣誉感,都是我最幸福的事。”工作25年的周荣燕说起这些年来的收获时极为自豪。

他乡是故乡,从河北到大关工作并定居20多年的徐梅菊,即将告别她热爱的工作岗位。她说:“工作中我们是拼命的女汉子,风风火火是我们的性格,缺什么、补什么是我们的风格,不仅是指挥者也是战斗员。尽管我即将退休,我仍然要站好我的最后一班岗!”

回首年的工作,大关县文化和旅游局各项活动组织有声有色,积极参加县组织的活动;举办了大关县第二届全民健身电视广场舞大赛,全县各乡(镇)各单位妇女职工均组织参加;积极参与县妇联组织的“三八”妇女节拔河比赛及全县工间操培训,组织了4位女教导员到全县各单位推广工间操;组织开展大关县“书香家庭与经典有约”亲子朗诵比赛,1月22日至23日,为期两天的初赛和决赛中,来自全县38个家庭参加了此次活动;通过亲子阅读共同参与,增强家庭和谐及全民阅读推广;“背篼图书馆”送文化到偏远村寨的同时,组织妇女学习纺织、刺绣等手工类技能。

各项工作出色的表现,赢得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年,该局荣获昭通市“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称号,被中宣部表彰为“第七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

操家理务能手朱全英

朱全英是永善县桧溪镇得胜村杨柳湾村民小组村民,一家5口人,她丈夫余兴华是得胜村杨柳湾的村民小组长,大儿子余光强在广东省中山市打工,二儿子余光鸿在中山市读书,老公公余开珍在家务农。

年3月的一天,我们走进朱全英家的厨房,看到贴着白色瓷砖的灶炉壁被抹得锃亮,两口大锅里外没有一点油渍。墙砖铺贴的厨柜里装着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盘子和碗。洗漱池擦得没有一点污渍,水泥地板被拖得一尘不染……朱全英穿着干净的羽绒服,围着一件格子围腰在厨房里忙碌着。

“干活回到家里就是再累我也要把身上的衣服洗干净才休息。”朱全英说。在她的卧室里,她和她丈夫的衣服被褥叠放整齐有序。自己家里干净整洁不说,朱全英的公公婆婆家里也跟她家里一样,沙发布洗得发白,冰箱电视机上没有一点灰尘,地面拖得发亮,这都是她经常去帮助公婆收拾的结果。许多邻居都说,在农村,一般老人单独生活的都很邋遢。生活就是要过得“漂亮”,朱全英说,家里干净整洁了,家里人就会少生病,少生病也是一种幸福。所以她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去帮公婆清洗床单被褥、衣服沙发布等,天天都要去帮他们洗碗拖地,把杂物堆放整齐。今年过年前,医院七八天,回到家里顾不得自己做手术后伤口没愈合,就把自己家里和婆婆家里清扫了一遍。朱全英只想让家里人生活得更好更幸福。

朱全英是一个心直口快的人。由于要维持生计,丈夫常年在外打工,村民小组长的工作就落到了她的身上。时间长了,村民都把她当成了小组长,有什么事都找她。为了把党的政策宣传到每家每户,她常常会走遍杨柳湾村民小组60多户人家。朱全英说:“都是乡里乡亲的,只要是为大家好,能干的我就力所能及地干好。”

群众对她的评价十分高。她婆婆是跟小叔子一家生活的,可为了让老人生活得更好,她把自己新建的房子装修好后让给婆婆住,并为他们买了各种电器家具。也有人说她多管闲事,她说:“只要家庭和睦,比啥都好。”有一次,婆婆发生了点意外住院了,因为小叔子在外打工,医院里照顾了婆婆10多天,为她端屎端尿、擦身子,买来各种好吃的东西。看到婆婆难受的样子,她忍不住流眼泪。旁人问她婆婆:“这是你女儿吗,心眼真好,把你照顾得这么周到。”

今年正月初三,她公公生病住院了,医院里照顾,自己在家里喂猪、做农活、照顾婆婆,还不医院里给公公吃。

朱全英家的地有七八亩,她一个人把土地全部种上花椒树、砂仁和包谷,没让一分地闲置。

朱全英讲究卫生,家居环境整洁,勤俭持家,家庭和睦。她乐于助人,邻里和谐,遵纪守法,生活健康文明,是一个典型的操家理务能手。

热点推荐点击即可浏览

?

?

?

?

?

?

?

来源丨昭通日报6月30日3版丨《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莫娟毛利涛唐玉

审核丨空

运营总监丨

俺是大笨蛋

运营副总监丨罗琴

责任编辑丨罗琴

投稿邮箱丨

qq.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henqiutoys.com/hmyys/152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