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炎来袭,看风湿三剑客如何拆招
2018-2-2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寒露刚过,全国范围都感受到不同幅度的气温变化,加秋裤还是冻一冻又上了热搜。膝盖疼、手肘疼不再是中老年人多发,越来越多办公室年轻白领、大学课堂中的男生女生也会关节很凉很疼。“我是不是得风湿了,这病是不是要一辈子了?”
“我这是运动损伤的后遗症还是类风湿?”
“听说风湿和类风湿是两码事,到底有什么差别?”
10月12日——世界关节炎日,今天,我们就来谈谈类风湿性关节炎这种免疫性疾病。
什么是类风湿性关节炎(RA)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不明,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免疫疾病,其特征是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和侵袭性关节炎症,经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及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可以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
RA与风湿性关节炎有所区别
在类风湿和风湿病的发病早期都会出现关节肿痛和炎症发生等特征,因此两者概念常被混为一谈。其不然,两者的发病机制根本上存在差异,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热一种表现,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导致的全身性疾病;而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可能与遗传发生有关。很多的类风湿患者容易被误诊为风湿病,由于病因不同,两者在治疗上存在很大的差异,风湿病是服用抗风湿药的同时要配合抗生素以消除链球菌感染进行治疗。对于类风湿患者,由于是自身免疫导致的,最佳的治疗措施是服用抗风湿药同时配合免疫治疗,警惕类风湿并发症的发生也是至关重要。类风湿的误诊常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失去了最佳的早期治疗时间。因此早期的精确诊断和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病情缓解和防止关节破坏都是至关重要的。
RA分类诊断标准
年10月,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与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共同提出。
血清指标对RA的诊断意义
C-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当机体受到微生物入侵或组织损伤炎症时,由肝脏分泌的急性时相反应类蛋白。
1、作为病情的活动性指标,98%的RA活动期患者CRP升高,92%缓解患者CRP恢复正常水平。
2、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轻度RA患者CRP通常不超过50mg/L,CRP高达mg/L表示疾病严重。
3、指示有无并发感染,RA活动期CRP一般轻度或中度增高,如果CRP明显升高(超过50mg/L),且有发热及其他全身症状,多提示并发感染。
4、判断治疗后疗效,CRP持续低值提示病情缓和,治疗后的表现良好。CRP呈阳性或持续升高,说明病情疗效欠佳和复发的可能。
类风湿性因子
类风湿因子(RF)主要存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血清和关节液中,是一种抗变形IgG的自身抗体,IgM型被认为是类风湿因子的主要类型。类风湿因子是一个免疫学指标,可以作为一个疗效评价指标,评价治疗的效果,但是不会像C反应蛋白那样,随着炎症情况而变化明显,因此不作为监控疾病活动的指标,也不需要经常检查。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RF呈阴性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RF阳性率达80%
健康人群众RF阳性率为5%
健康老年人阳性率达20%
RF的阳性结果必须结合临床或其他检测结果予以证实。
抗链球菌溶血素O
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是在人体感染了A组溶血性链球菌后,人体出现相应的抗体来对应其产生的溶血素O,即“抗O”。实验室手段可以检测到抗O的含量。正常值一般在单位以下,若高于单位,说明最近有过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链球菌的感染导致风湿热如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发生。在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抗O”是会升高的,因此可以作为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指标。
但抗O不是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异性抗体,链球菌也会导致其他如扁桃体炎、咽炎、猩红热等一类疾病发生,机体会出现抗O的升高。而对于类风湿患者来说,其发病可能与某些微生物感染有关,或由于免疫异常、抵抗力差会导致局部感染发生,链球菌也可能混杂在其间,检测时可能出现抗O升高。
ASO、RF、CRP是医院中常见的检验组合“风湿三项”,也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确诊的重要依据,采用免疫学相关检测方法。深圳国赛生物使用免疫散射比浊法结果精准,开展了多年风湿三项的检测项目,受到众多相关科室用户好碰。
关节疼痛如果从偶发变成了频发、持续性疼痛就必须引起重视进行科学的检查和确诊。世界关节炎日,在此祝福所有读者健健康康。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