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结缔组织和风湿性疾病
2018-7-3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医师分册》9内科学9.7结缔组织和风湿性疾病
背题模式
1.试述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
答案: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糖皮质激素有很强而快速的抗炎作用,通过受体发挥作用,其受体一个是位于中枢神经,另一个位于各种体内细胞、具抗炎和调节代谢作用。激素与胞浆内受体结合成受体复合物,进入细胞核内与染色质相结合调节该细胞合成蛋白的作用。激素可抑制巨噬细胞吞噬和抗原递呈作用,减少循环中的T、B淋巴细胞和NK细胞数量,并抑制炎症性因子如TNF-α、IL-1、IFN-γ和花生四烯酸代谢物前列腺素、白细胞三烯。
2.判断SLE活动性的标准是什么?
答案:
①癫痫发作、精神异常。②多关节炎。③皮疹、口腔溃疡。④浆膜炎。⑤血尿、蛋白尿。⑥溶血性贫血、血小板、白细胞减少。⑦发热。⑧总补体(CH)、C、C水平下降。⑨红细胞沉降率增快。抗dsDNA抗体增高。上述指标要作动态观察。上述指标恶化表示SLE活动;如好转表示SLE趋向缓解。
3.何谓结缔组织病?
答案:
结缔组织病是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简称,它是风湿性疾病中的一大类,它除有风湿病的慢性病程、肌肉关节病变外,尚有以下特点:①属自身免疫病,曾被称为胶原性疾病。②以血管和结缔组织慢性炎症的病理改变为基础。③病变累及多个系统,包括肌肉、骨骼系统。④同一疾病在不同病人的临床谱和预后差异甚大。⑤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有一定反应。⑥病程呈慢性经过,晚期常有多个器官损害,造成医疗中许多困难。结缔组织病通常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类风湿关节炎、韦格纳肉芽肿、白塞病、干燥综合征、混合结缔组织病等。
4.简述白塞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答案:
(1)主要标准:①复发性口腔溃疡。②皮肤病变:如结节红斑、毛囊炎、皮下栓塞性静脉炎、皮肤过敏(针刺试验阳性)。③眼病变:如虹膜睫状体炎,视网膜色素膜炎(脉络膜视网膜炎)。④阴部溃疡。(2)评定:同时或先后发生4项主要标准者,可确诊。
5.何谓韦格纳肉芽肿?
答案:
韦格纳肉芽肿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是与过敏反应有关的免疫性疾病。主要病变在小动脉、微动脉和微静脉,有时也累及毛细血管。临床上有两种类型:①经典型,表现为鼻、鼻旁窦炎,肺部浸润和坏死性肾小球炎的三联征。②局限型,病变限于鼻、鼻旁窦和肺。
6.试述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
答案:
我国年风湿病学术会议暂订标准如下。(1)临床表现:①蝶形或盘形红斑。②无畸形关节炎或关节痛。③脱发。④雷诺现象和/或血管炎。⑤口腔黏膜溃疡。⑥浆膜炎。⑦光过敏。⑧神经精神症状。(2)实验室检查:①红细胞沉降率增快。②白细胞降低和/或血小板减少,和/或溶血性贫血。③持续性蛋白尿和/或管型尿。④高丙种球蛋白血症。⑤LE细胞阳性。⑥抗核抗体阳性。(3)评定:符合上述临床或实验室检查6项者可以确诊。确诊前应排除其他结缔组织病、药物性狼疮症候群、结核病及慢性活动性肝炎。不足上述标准而疑诊者,应进一步做如下检查:①抗dsDNA抗体阳性。②狼疮带检查阳性。③肾活检阳性。④抗Sm抗体阳性。⑤低补体血症和/或血清免疫复合物阳性。如果相加已满6项符合者也可以诊断。经测试,按上述方法诊断特异性为93.6%,敏感性为97.5%。
7.试述系统性进行性硬皮病的临床特点。
答案:
(1)主要征象:①早期手背、上睑水肿及皮肤对称性弥漫性硬化,晚期皮肤硬化和指屈曲性挛缩。②肺纤维化。③食管下段扩张及收缩功能下降。(2)组织病理改变:①前臂伸侧皮肤显示胶原纤维肿胀或纤维化。②血管壁显示上述类似变化。
8.何谓干燥综合征?
答案:
干燥综合征又称Sjogren综合征或干性角膜结合膜炎,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具有高度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干燥综合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不伴有其他结缔组织病的存在,后者常伴有系统性红斑性狼疮、皮肌炎、硬化症等结缔组织病及桥本甲状腺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可引起全身多脏器损害,但肾累及较少见。
9.简述“风湿”的含义。
答案:
“风湿”一词是指:关节、关节周围软组织、肌肉和骨骼出现的慢性疼痛。这种疼痛症状除出现在风湿病外,也可能见于肿瘤、内分泌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遗传病和一些不明原因的情况。
10.试述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
答案:
(1)标准:①晨僵至少1小时,病程≥6周。②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胀,病程≥6周。③腕、掌指、近端指间关节肿,病程≥6周。④对称性关节肿,病程≥6周。⑤皮下结节。⑥手X线征象改变,至少有骨质疏松或骨侵蚀及关节间隙狭窄。⑦类风湿因子阳性(所用方法正常人5%阳性)。(2)评定:上述7项中有4项符合者可诊断,特异性为88%,敏感性为91%。早期不典型病例则需做更多的检查。
11.何谓痛风?试述急性痛风关节炎发作期的药物治疗。
答案:
痛风是单钠尿酸盐沉积于骨关节、肾脏和皮下等部位,引发的急、慢性炎症和组织损伤,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有关,属于代谢性风湿病范畴。急性痛风关节炎的治疗以下三类药物均应早、足量使用,见效后逐渐减停。(1)非甾类抗炎药(NSAIDs):常用药物为吲哚美辛,每次50mg,每日3~4次。(2)秋水仙碱:是治疗急性发作的传统药物,因其药物毒性现已少用。(3)糖皮质激素:可应用中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口服、肌内注射、静脉注射均可,如口服泼尼松20~30mg/d。停药后症状易“反跳”。
12.试述防止大骨节病病情恶化的措施。
答案:
防止大骨节病恶化的措施包括:①慎用糖皮质激素,因使用不当可使部分病人出现关节重度变形、股骨头坏死。②避免关节的过度负荷,不宜做重体力劳动或体育锻炼。重劳动可给病变关节带来摩擦、挤压而促使病情恶化。③停止继续食用病区的玉米和麦类。④可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关节痛。⑤必要时可采用矫形手术恢复部分关节的功能。
13.试述类风湿关节炎功能分级标准。
答案:
类风湿关节炎功能可分为四级:Ⅰ级:可做各种活动。Ⅱ级:中度受限,但可以从事正常活动。Ⅲ级:明显受限,只能生活自理,不能从事一般活动。Ⅳ级:卧床或半卧床,生活不能自理。
14.列表说明类风湿关节炎与风湿性关节炎的区别。
答案:
15.试述风湿性疾病的范畴和分类。
答案:
风湿性疾病根据其发病机制、病理及临床特点进行分类,详见下表。
16.何谓骨质疏松症?
答案: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Ⅰ型原发性OP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发生于绝经后女性。Ⅱ型原发性OP即老年性OP,见于老年人。继发生OP的原发病因明确,常因内分泌代谢疾病(如性腺功能减退症、甲亢、甲旁亢、库欣综合征、1型糖尿病等)或全身性疾病引起。
17.试述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主要临床特点。
答案:
SLE起病可缓可急,可累及单个或多个系统或组织器官,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特点:①好发于20~40岁的女性。②90%有发热,一般为低热,急性期可高热。③约80%有皮肤黏膜病变,典型为面部蝶形红斑,暴露部位呈对称性皮疹、盘形红斑及雷诺现象。④关节、肌肉痛,85%有关节受累,呈对称性关节炎,40%有肌肉痛或压痛。⑤几乎所有SLE皆累及肾脏,半数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血尿、管型尿,部分呈肾病综合征,晚期可出现高血压、肾衰竭。⑥30%有心脏损害。⑦35%有肺损害,表现为间质性肺炎、胸膜炎。⑧15%~20%有神经系统病变,常有癫痫、周围神经炎、精神症状。⑨30%有消化系统改变,除一般胃肠症状外,常有腹痛、肝脾大。5%~10%有溶血性贫血,40%有白细胞、淋巴细胞减少,20%有血小板减少。
18.试述结节性多动脉炎的诊断标准。
答案:
(1)主要征象:①发热:每周4日以上,体温38℃。②体重减轻:6个月内减重6kg以上。③末梢神经炎。④中枢神经系统症状。⑤心脏表现:心脏扩大、心绞痛或心律失常。⑥高血压。⑦肺部表现:肺炎,肺纤维化,哮喘。⑧肾脏表现:蛋白尿、血尿、管型尿,肾活检阳性,高尿素氮血症。⑨呕血、便血、腹痛等消化系统症状。⑩关节痛。肌痛,肌力低下,运动障碍等肌肉症状。结节、丘疹、紫斑、红斑、溃疡、坏疽等皮肤症状。白细胞增多(/μL)和/或嗜酸粒细胞增多(/μL)和/或血小板增多(40万/μL)。(2)组织病理所见:动脉炎病理改变。(3)评定:1)确诊:主要征象至少2项,加病理改变。2)疑诊:主要征象至少1项,加病理改变或主要征象至少7项,无病理改变。
19.试述类风湿关节炎与风湿性关节炎的鉴别点。
答案:
类风湿关节炎与风湿性关节炎鉴别如下:(1)类风湿关节炎:发病年龄是20~40岁,营养状态显著消瘦,主要累及中小关节尤其是手关节,可有关节畸形强直,杵状指、肌肉萎缩;X线片示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模糊、骨质疏松等;类风湿因子70%~80%阳性;水杨酸制剂疗效轻微;病程进行性。(2)风湿性关节炎:发病年龄常在20岁以前,营养状态正常,主要累及大关节,无关节畸形、杵状指等;X线片仅急性期有关节阴影;类风湿因子常阴性;水杨酸制剂疗效显著;病程有再发倾向。
20.试述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诊断标准。
答案:
(1)诊断标准:1)皮肤症状:颜面(特别是眼睑)、上胸、四肢伸侧出现紫红色水肿性红斑,常伴有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或脱失及萎缩。2)肌肉症状:四肢近端等肌肉有疼痛和触痛,肌无力或萎缩,活动困难,急性期有不规则发热和关节痛。3)尿肌酸、CPK、醛缩酶中一项升高。4)肌电图呈肌源性改变。5)组织病理:皮肤透明性变,胶原纤维增生,肌肉纤维萎缩变性,横纹消失,间质内炎性细胞浸润等改变。(2)评定:上述5项中具备头2项加后3项中的任何一项可以确诊。具备第一项和其他任何一项为疑诊。
21.何谓风湿性疾病?
答案:
风湿性疾病简称风湿病,是一组以内科治疗为主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包括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及各种病因引起的关节和关节周围软组织(包括肌、肌腱、韧带等)的疾病。
22.试述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特征。
答案:
(1)临床表现:①因唾液腺分泌减少而致口干,猖獗性龋齿,舌干、舌裂,涎腺肿大(以腮腺为主)。②因泪腺分泌减少而致的眼干,干燥性角膜、结合膜炎。③类风湿关节炎或其他结缔组织病的表现。3项中符合2项者,应考虑为干燥综合征。(2)实验室检查:①Schirmer(滤纸眼泪)试验10mm,或泪膜破裂时间检查(孟加拉玫红染色10s),或角膜染色裂隙灯检查阳性。②泪腺或唾液腺组织病理检查阳性。③唾液腺造影有特异性改变。上述3项检查中符合1项者可以确诊。
23.SLE可做哪些免疫学、病理学检查?
答案:
SLE的主要病理学、免疫学检查:①抗核抗体(ANA):95%为阳性,但可呈假阳性,阴性也不能排除SLE,特异性约为65%。②抗dsDNA抗体:65%为阳性,特异性约95%。③抗Sm抗体:阳性率30%,几乎为SLE独有,称为SLE标记抗体。④血液补体减低,免疫复合物阳性。⑤皮肤狼疮带试验:阳性率70%。⑥肾活检:常见病理类型为弥漫增殖型、膜型、系膜增殖型、局灶增殖型和小管一间质型。
24.何谓类风湿关节炎?
答案: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个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病,其特征性的症状为对称性、周围性多个关节慢性炎症病变。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肿胀、功能下降,病变呈持续、反复发作过程。其病理为慢性滑膜炎,侵及下层的软骨和骨,造成关节破坏。60%~70%的病人在活动期血清中出现类风湿因子。
25.试述SLE的治疗要点。
答案:
SLE的治疗应避免和除去日晒、寒冷、感染、妊娠、某些药物等诱发或加剧因素的影响。根据不同病情,采取相应的措施。(1)肾上腺皮质激素:为首选药物,剂量根据病情而定。症状好转,尿蛋白消失,病情稳定后,逐渐递减到维持量。通常采用泼尼松1mg/(kg·d),病情轻者用泼尼松30~40mg/d。病情严重者可用泼尼松60~80mg/d,连续服用8~12周,然后逐渐减量维持。对暴发性或难治性狼疮性肾炎和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者可用甲泼尼龙mg或地塞米松mg冲击疗法,静脉滴注,每日1次,3次为1个疗程,可用2~3个疗程。(2)免疫抑制药:一般不单独使用,多用在对激素依赖的肾损害或对激素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例。常用环磷酰胺冲击疗法,o.5~1g/m体表面积,静脉滴注,每月冲击1次,共6次。病情好转后,每3个月1次维持。(3)环孢素,如激素联合细胞素药物使用4~12周病情仍不改善,应加用环孢素每日5mg/kg分2次服,3个月后,每月减1mg/kg,至每日3mg/kg维持治疗。(4)霉酚酸酯:治疗本病有效,用量1.0~1.5g/d分2次口服。(5)雷公滕多苷。(6)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一般每日0.4g/kg,连用3~5日为1个疗程。
26.下列结缔组织病中,最易并发恶性肿瘤的是()
答案:
B、皮肌炎
27.风湿性疾病的概念是指()
答案:
C、累及关节及软组织的一大类病因各不相同的疾病
28.结节性多动脉炎与系统性红斑狼疮鉴别,下列哪一项最具有诊断价值()
答案:
D、白细胞计数增加、嗜酸性粒细胞增加,血小板增加
29.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见的死亡原因是()
答案:
D、尿毒症
30.强直性脊柱炎最早受累的脊柱部位是(j
答案:
B、腰椎
31.风湿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最重要的治疗目的是()
答案:
B、防止反复发作
32.类风湿关节炎往往最早出现的关节症状是()
答案:
E、关节痛
33.诊断狼疮性肾炎,下列哪项检查是错误的()
答案:
C、CH50、C3增高
34.为确诊硬皮病,应做何项检查()
答案:
D、皮肤活体组织检查
35.结缔组织疾病中,最易引起肾脏损害的是()
答案:
A、系统性红斑狼疮
36.皮肤、肌肉病变是诊断皮肌炎不可缺少的依据。()
答案:
A、对
37.系统性红斑性狼疮有CH、C3下降,示SLE有活动性。()
答案:
A、对
38.大骨节病的关节病变为非对称性多关节病变。()
答案:
B、错
39.结缔组织的疾病,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答案:
B、错
40.干燥综合征是以泪腺、唾液腺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答案:
A、对
41.系统性红斑狼疮
答案: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由于体内有大量致病性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造成组织损伤,临床可以出现各个系统和脏器损害的症状。
42.无脉症
答案:
无脉症:大动脉炎累及锁骨下动脉引起动脉壁的炎症和狭窄而造成桡动脉无脉称为无脉症。
43.白塞病
答案:
白塞病:是一种以口腔溃疡、外阴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为临床特征的,累及多个系统的慢性疾病,病情呈反复发作和缓解交替过程。
44.干燥综合征
答案:
干燥综合征:又称Sjogren综合征或干性角膜结合膜炎,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具有高度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干燥综合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不伴有其他结缔组织病的存在,后者常伴有系统性红斑性狼疮、皮肌炎、硬化症等结缔组织病及桥本甲状腺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可引起全身多脏器损害,但肾累及较少见。
45.风湿
答案:
风湿:是指关节、关节周围软组织、肌肉和骨骼出现的慢性疼痛。这种疼痛症状除出现在风湿病外,也可能见于肿瘤、内分泌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遗传病和一些不明原因的情况。
46.结缔组织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
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药;非甾体类抗炎药;
47.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病理改变是_________。
答案:
滑膜炎;
48.狼疮性肾炎的病理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弥漫增生型;膜型;系膜增生型;局灶增生型;
49.主要的结缔组织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
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进行性硬化症;骨质疏松症;痛风;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
50.诊断白塞病的必备条件是_________,每年至少有_________次。
答案:
反复口腔溃疡;3;
51.类风湿关节炎是主要累及小关节尤其是_________的_________多关节炎。
答案:
手关节;对称性;
52.肾病综合征选用的药物是_________。
答案:
泼尼松;
53.大骨节病属_________畸形性骨关节病,原发病变是_________的变性和坏死。
答案:
地方性;四肢软骨;
54.急性暴发性危重系统性红斑狼疮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
狼疮脑病癫痫发作者;急性肾衰竭者;狼疮心肌损害严重者;
55.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关键是_________。
答案:
放射学骶髂关节炎;
56.能确诊系统性进行性硬化症的指标有()
答案:
A、皮肤对称性弥漫性水肿性硬化
C、皮肤病理检查示胶原纤维肿胀
57.系统性红斑狼疮(ABCD)的病因可能与下列哪几项有关()
答案:
A、遗传
B、性激素
C、环境因素紫外线、食物等
D、感染
58.慢性结缔组织病包括()
答案:
B、类风湿关节炎
C、皮肌炎
D、血管炎
59.皮肌炎的酶学检查中,有诊断价值的是()
答案:
B、醛缩酶
D、肌酸磷酸激酶
60.类风湿因子可见于下列哪些情况()
答案:
A、肝炎
B、流行性感冒
C、血吸虫病
D、类风湿关节炎
E、肿瘤
云先生的口袋你的赞赏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