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历历情难禁作者冯保锋
2020-8-2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时光如白驹过隙,往事却已在心中扎根。
犹记得4月14日那天早上,值了一夜班的我刚回到家,妻子带着焦急而又心疼的语气告诉我,儿子小凯昨晚哭了一夜,一直说腿疼。望向妻子,她两眼红红的还带着血丝,我说:“你是不是也一夜未睡。”妻子没说什么,转身去了屋里,坐在床边,默默地看着刚刚睡着的儿子。
医院检查得知,儿子由于运动量过大(整天骑滑板车)得了髋关节滑膜炎,但本地没有药,唯一的办法就是不要让他下地,静养半个月。可是妻子自从儿子说腿疼后就再也没让他下过地,她总是抱着,换着各种姿势地抱,我说让我抱着,她嫌我用力太大。不放心的我们决定医院给儿子再看看。可当天夜里,疼痛又折磨得儿子睡不着,一直说“好疼啊,疼死了”之类的话。说得妻子眼泪汪汪,不停地用各种话安慰儿子,我在一旁也是干着急没办法。
凌晨一点钟,妻子说反正也睡不着,医院看看。医院里静极了,我们问了才知道儿科值班医生在八楼,一时没找到电梯,妻子决定走楼梯,我说:“你能抱得动吗?”她说:“再高也得上!”好在我最终找到了电梯。到了八楼,叫醒了医生,许是我们打扰了他的清梦,亦或是儿子的病在他眼里根本不算病,他没好气的说:“我从没见过大半夜来看这种病的,回家养着就行。”妻子本想再问问,可那医生却用他的背影告诉我们他不想再说什么了。这是一个年轻的医生,他或许还没子女,根本体会不到一个做母亲的心,此时此刻是多么希望能有人来帮她一下,哪怕能减轻一点点儿子的疼痛。
在儿子的哭喊中,在我们不安地煎熬中,终于等到了天明,妻子又是一夜无眠。坐在车上,我说:“你睡一会吧,儿子我来抱,她还是没同意。”
医院,一系列的检查后,拿到了药,有口服的,有外贴的,妻子马上说找点水让儿子赶快吃一顿。那膏药需经过加热才能贴,但又不能过热怕烫伤小孩子娇嫩的皮肤,每次贴膏药妻子都是先摸摸热度,确定不烫后才小心翼翼地给儿子贴上;经过妻子一周的精心看护,儿子的腿好了,也没留下什么后遗症,妻子脸上也有了笑容。我不知道她纤弱的胳膊几天下来承受了多少重量,可妻子却只字不提。
我从妻子身上看到了一个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那爱虽不像涛天巨浪那般猛烈,可它却像一股涓涓细流时刻滋润着子女的心,那爱深藏在一餐一饭中,包含在一针一线中,融化在一言一语中……,这平凡而又伟大的母爱啊!
儿子生病让我想起了已离开我们六年的父亲。年,父亲得病了,刚开始我们大家都没在意,父亲更是说:“没啥问题,我身体好着呢!”可谁知病魔已经开始“攻城掠地”,逐渐侵占着父亲每一寸健康的领土,他开始嘴不停地烂,不停地发低烧,痛感愈来愈强,精气神越来越弱,到医院检查已是白血病晚期。
我心里似波涛汹涌,表面却如一湖静水,强忍着悲痛告诉父亲他只是严重的贫血,但咱们这治不了,得去郑州。父亲怕花钱,他低弱地说道:“跑那么远干啥,你去把药买回来不就行了。”在无数理由的百般劝说下,父亲答应我去郑州治疗,早已找好了医生,我们需坐电梯直达18楼。拥挤的电梯里密不透风,软弱无力的父亲靠在我的身上,我心里不禁一颤:这就是我曾经身壮如牛的父亲吗?这就是我曾经引以为自豪的父亲吗?这就是曾经开朗乐观的父亲吗?如今的他在病魔的侵袭下变得那么孱弱,他曾是我的依靠,如今我变成了他的依靠。
在病房里安顿下来就立即开始输液化疗,输的液体让人疼痛难忍,可父亲却一声不吭,刚开始的几天输液从早上七点到晚上十二点,有时凌晨方能结束,父亲始终安静地躺着(除了上厕所)。哥哥从北京辞了工作回来照顾他,他知道后对哥哥说:“都是我拖累了你们,现在工作多不好找,你在那儿已干了快十年,辞了真可惜。”
有时候父亲睡着了,我看着他输液,望着那双手,我百感交集:就是这双手,曾经把我高高地举过他的头顶;就是这双手,曾经能一把扛起百十斤重的麻袋;就是这双手,曾经一砖一瓦地盖起我家的两层楼;就是这双手,曾经担负起家里所有人的吃喝拉撒;现在他终于停止了忙碌,似一架已经超期服役的机器,静静地躺在那里。
病房里的人住得时间久了,都成了病友。父亲和大家慢慢开始聊天,互相安慰,互相支持。父亲的病却没有丝毫的好转,他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有一天夜里,我打了个盹,醒来后发现他一直在盯着输液管,看那液体一滴一滴流淌进他的血管里,那眼神里含着对生的渴望和不舍,但也有几分坚定和决然。
同房的一个病友在一个早上离开了这个世界,父亲一天没说一句话,没吃一口饭。我感受到了他的紧张和绝望,劝说也没起多大作用。几天后,他的情绪才平和下来,转眼到了春节,父亲想家了,要知道他在郑州已呆了一个月。到家后,他的精神好了许多。春节过后,父亲觉得大去之期不远矣,医院了。在亲人的劝说下,医院。住了近一个月,最终还是离开了这个世界,去了一个没有疼痛的世界。这就是父亲,如山般沉默伟岸的父亲。
天下做父母的大抵如此吧!
作者简介:冯保锋,河南济源人,轵城三中教师。热爱生活,热爱写作、读书、旅游。作品散见于报端。愿用自己的笔抒最真的情。责编王芳编辑
玉川子图片
网络本文内容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大河文学"(ID:daheliterature);首席法律顾问:河南北法律师事务所杨胜利律师;编辑大河作者
赞赏是一种态度